編者按: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關于殘疾人事業重要論述,以及視察吉林時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決打贏殘疾人脫貧攻堅戰,按照中國殘聯的統一部署,吉林省殘聯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了主題為“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的秋冬季宣傳活動。近期,省殘聯網站、微信、政務號等新媒體平臺將進行集中展播。讓我們一起回顧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中國殘聯的指導下,全省各級殘聯聚焦主責主業,殘疾人工作者主動作為,殘疾人朋友自強拼搏,共同譜寫決戰決勝殘疾人脫貧攻堅的感人故事和精彩華章!
白城市作為大興安嶺南麓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貧困程度深、脫貧任務艱巨,在全市5個縣(市、區)中,原有3個國貧縣、2個省貧縣。2015年底,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2.7萬人,占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總數的26.6%?!笆濉币詠?,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白城市殘聯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不動搖,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全力攻堅、強力推進,已幫助26738名貧困殘疾人實現了脫貧。 突出產業扶貧,實現持續增收白城市殘聯積極推動將殘疾人脫貧納入全市脫貧攻堅大局,按照“有能力的扶起來、扶不了的帶起來、帶不動的保起來”的思路,分類施策、有針對性地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做到了項目全覆蓋、脫貧有保障,一個殘疾人都不落下。一是大力發展光伏扶貧。在全市384個貧困村建設的村級光伏電站項目中,項目收益覆蓋到全部建檔立卡殘疾人,2.7萬貧困殘疾人可以持續獲得20年的分紅,每人年均增收約2000元。二是全面啟動庭院經濟。白城市充分發揮農村平均每戶庭院面積800平方米的優勢,市政府在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中明確了對貧困殘疾人實行包保部門和村干部包種包銷的“雙包”模式,全市2.7萬建檔立卡殘疾人全部落實了庭院經濟項目,每戶年增收1000元左右。三是研究穩定的產業帶動模式。推廣“合作社+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兩種扶貧模式,通過入股分紅、土地流轉、產品訂單、資金借貸等方式帶動貧困殘疾人增收。全市256戶龍頭企業、2056個合作社,帶動貧困人口25.5萬人,其中,貧困殘疾人口17145人。 突出惠殘政策,促進創業就業白城市各級殘聯認真落實各項惠殘助殘政策,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項目”,開設農村殘疾人脫貧攻堅技能知識大講堂,全市共培訓農村貧困殘疾人5908人次。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產業扶持項目,投入資金1314.5萬元,輻射帶動11195名貧困殘疾人就業增收。其中,大安市通過“基地帶動+農戶跟進”的一系列“套餐式”扶貧,共投入資金461.6萬,扶持貧困殘疾人2523人(戶);通榆縣制定出臺了農村貧困殘疾人產業扶持政策,投入產業扶持資金486.9萬元,對符合條件農村建檔立卡7050名殘疾人種植戶提供化肥扶持;鎮賚縣投入資金110萬元,扶持577戶貧困殘疾人發展生產和庭院經濟;洮南市投入資金198萬元,為755戶貧困殘疾人提供種植業、生產資料等扶持措施,做到了精準到戶,精準到人,精準施策,精準脫貧;洮北區投入資金58萬元,為290戶貧困殘疾人提供精準扶貧項目,享受產業分紅,使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 突出康復扶貧,及時有效救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白城市殘聯先后提請市政府印發了《白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對全市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實施幫扶救助的若干意見》和《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加大了對貧困殘疾人的康復救助力度,不斷滿足貧困殘疾人基本康復服務的需求。其中,在殘疾兒童康復方面,幾年來,共收訓聽力障礙兒童38名、腦癱兒童39名、孤獨癥兒童42名,智力殘疾兒童74名,殘障兒童通過接受系統康復訓練,康復效果良好。在輔具適配方面,全市已為2萬多名貧困殘疾人發放輔助器具25461件,為365名殘疾人安裝了大、小腿假肢及矯形器,最大限度補償了殘疾人的功能,為殘疾人參與社會提供了有力保障。 突出社會保障,確?;旧钤卺t療扶貧方面,白城市的5個縣(市、區)全部建立了1000萬元政府性大病救助兜底基金。對患28種大病住院的重度貧困殘疾人,在新農合、大病保險、民政救助、補充商業險報銷后的費用,實行一卡通、零墊付、全兜底。在教育扶貧方面,全面落實國家和省里出臺的政策,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水平顯著提高。對281名困難家庭殘疾兒童接受學前教育、806名殘疾學生及家庭經濟困難的殘疾人子女接受中高等學歷教育提供資助。在社會保障方面,開展貧困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項目,投入改造資金1099.6萬元,共計改造2787戶,殘疾人家庭滿意率達100%。為38908名困難殘疾人發放了生活補貼,為32182名重度殘疾人發放了護理補貼。全市共有75966名16周歲以上持證殘疾人參加社會養老保險。
縱觀白城市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一是堅持政策推動。把殘疾人脫貧攻堅納入白城市年度脫貧攻堅工作大局,并先后在貧困殘疾人實施幫扶救助、精準康復、殘疾兒童救助等方面完善了相關保障制度;二是堅持示范帶動。積極推廣了大安市采取“部門包保+行業助推”“基地帶動+農戶跟進”“扶智增技+扶志立信”的做法。2017年,大安市還作為全國扶貧縣的代表,以“多措疊加 助殘脫貧”為題在全國殘疾人扶貧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做了報告;三是堅持基地促動。充分發揮了殘疾人就業、扶貧基地輻射帶動作用,以點帶面,輻射更多殘疾人,達到1+1大于2的效果,實現了基地本身有效益、殘疾人事業有發展、殘疾人不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