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來,在省殘聯的指導下,在遼源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遼源市殘聯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大力推動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遼源市殘疾人康復中心為殘疾人進行精準康復服務
突出政府主導,狠抓政策脫貧攻堅。遼源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遼源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全市殘疾人小康進程的實施意見》《遼源市“十三五”加快殘疾人小康進程規劃綱要》《遼源市關于建立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實施方案》《關于建立“五點雙享兩救助”保障機制實現農村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實施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市殘聯結合工作實際,出臺了《遼源市殘聯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實施方案》等專項方案,提出了7個方面、31條具有創新性的具體幫扶辦法和措施。脫貧攻堅政策的不斷出臺完善,為開展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打下堅實的政策保障基礎。
突出增收致富,狠抓就業脫貧攻堅。全市各級殘聯認真開展殘疾人就業扶貧工作,實施農村貧困殘疾人產業扶持項目,為983 名建檔立卡殘疾人發展種養殖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實現增收。各級殘聯積極協調人社部門,通過聯辦、自辦等方式,舉辦大型用工洽談會和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月”活動,針對殘疾人就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積極提供政策咨詢、職業指導和就業信息服務,幫助殘疾人實現就業,2016年以來全市共新增城鎮殘疾人就業921人。
殘聯扶持貧困殘疾人通過養豬實現增收致富
突出技能培訓,狠抓教育脫貧攻堅。市殘聯扎實開展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能培訓和扶殘助學工作,把殘疾人技能培訓和教育列入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針對性的開展殘疾人實用技能培訓,2016年以來全市共培訓城鄉各類殘疾人3956人次,其中培訓農村殘疾人2781人。扎實深入開展扶殘助學工作,不斷加大扶殘助學救助力度,并擴大救助面,對考入大學本科的資助對象,在省補助金額的基礎上,市本級再給予一次性補助2000元;對考入大專院校的資助對象,在省補助金額的基礎上,市本級再給予一次性補助2000元;對考入中等專業學校的資助對象,在縣區補助金額的基礎上,市本級再給予一次性補助1500元。2016年以來,市殘聯共投入411萬元對783名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子女實施救助。為解決殘疾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就學困難,市政府2019年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決定,對市轄區小學、初中和高中的隨班就讀殘疾學生提供生活補貼及交通補貼,每人每年1250元。
突出康復服務,狠抓健康脫貧攻堅。遼源市殘聯緊緊圍繞實現“人人享有康復服務”這一目標,通過康復服務促進脫貧工作,極大地減輕了貧困殘疾人的康復醫療支出,使他們能夠動起來、站起來、走出去,實現自謀生計,最終達到脫貧的目標。開展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共為512人、次的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服務;依托社區衛生康復中心和鄉鎮衛生院在全市范圍建立了42個社區康復站,推進了康復服務進社區、進家庭,實現市區內康復服務全覆蓋。東豐縣殘聯通過“橫向聯動、縱向推進、精準服務”等創新工作舉措,代表我省在2018年12月20日召開的全國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工作現場會上做經驗交流。市殘疾人康復中心采取“公建民營,醫、養、康結合”運營方式,自2018年運營以來效果良好,已為1476名殘疾人和老年人患者提供康復和養護服務。2016年以來,全市共為42595人、次殘疾人提供康復服務。
市殘聯開展殘疾人就業援助活動
突出資源整合,狠抓兜底脫貧攻堅。遼源市各級殘聯積極協調殘工委各成員單位,整合資源,履職盡責,全市殘疾人民生保障狀況持續改善。重度殘疾、一戶多殘、老殘一體等特殊困難人員全部納入分類施保,并給予高標準補助,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基本納入低保。殘疾人“兩項補貼”覆蓋率已達到96.5%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全市殘疾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6.07%。共為1423戶貧困殘疾人實施家庭無障礙改造,為306戶貧困肢體殘疾人和盲人免費安裝了洗浴設備,解決了日常生活洗浴困難的問題。
突出輿論引導,狠抓思想脫貧攻堅。以“國際殘疾人日”“全國助殘日”“世界精神衛生日”等殘疾人重大節日為契機,采取設專版、開專欄等多種形式,大力弘揚扶殘助殘的良好風尚,宣傳殘疾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在全社會營造了人人關心、關愛貧困殘疾人,全社會支持和幫助殘疾人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組織殘疾人自強模范和特殊藝術人才深入包保村開展事跡報告和文藝演出活動。與市文明辦、市廣播電視總臺、遼源日報社、吉林銀行遼源分行等單位共同主辦了“情系殘疾兒童讓愛撒滿中秋”——遼源市“中秋情.團圓夢”大型慈善公益晚會。組織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及市殘聯成立30周年系列宣傳活動。2019年國慶節期間在《遼源日報》刊發了專版,就我市殘疾人扶貧、教育就業、康復、體育等工作進行了專題宣傳,為推進我市扶殘助殘工作營造了良好氛圍。